![]() 韓國Seojin訂購兩臺布勒5600T壓鑄機 國際知名壓鑄機廠商--布勒Bühler公司近日表示,其已與韓國制造業巨頭-- Seojin System簽署供貨協議,后者為其越南工廠訂購了兩臺Carat 560型號的兩板壓鑄機。新機器將于2020年交付,用于制造5G通信基站、電動汽車電池包方面的零部件。 據了解,Carat 560是布勒公司迄今為止最大噸位的壓鑄機,合模力為56000kN,它使用Bühler經驗證的雙模板系統,通過緊湊結構、更小的占地面積,提供更高的鎖模力,使客戶能夠壓鑄更高精度的、體積更大的零部件。Seojin System也是布勒在全球范圍內的首家訂購如此大壓鑄設備的客戶。 愛柯迪、瑞立、瑞明3公司汽車部件生產項目被認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日前,浙江省經信廳公示了2019年首批浙江省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認定名單,包括愛柯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年產2100萬件汽車鋁合金壓鑄件生產線”,瑞立集團“年產200萬只自動間隙調整臂智能制造技改項目”,溫州瑞明“汽車鋁合金鑄件智能化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泰州亞泰金屬壓鑄技改項目環評 泰州市高港區行政審批局,于11月11日擬對泰州亞泰金屬有限公司海信電視配件技改項目環評批復,并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19年11月11日-18日。項目位于泰州市高港區白馬鎮工業園區,擬投資1.7億元,利用公司原有廠房7000平方米,新增壓鑄機、立式加工中心、搖臂鉆床、數控車床等設備,建設電視配件壓鑄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海信電視配件1000萬件產能。 廣東河谷壓鑄項目環評公示 廣東省江門市生態環境局鶴山分局,擬對廣東河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年產42.2萬套集中潤滑系統新建項目環評申請審批并公示。項目位于江門鶴山市鶴山工業城B區,占地面積4.74萬平米,主要建設壓鑄車間、機加工車間、裝配車間、倉庫等。廣東河谷成立于2018年10月,從事泵式自動加潤滑油設備、精密機械設備及其零部件、自動化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合金鑄件等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 廣東楊達鑫(重慶永川)壓鑄基地開工 11月13日,重慶永川區第三次重點項目開工之一,廣東楊達鑫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永川基地項目,位于永川國家高新區三教產業園,于今年7月簽約,總投資9億元,在三教產業園成立重慶楊達鑫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10畝,分三期建設。前期主要建設筆記本電腦金屬外殼,汽車中控等筆電、汽車零部件壓鑄及機械加工生產線,后期擬投資智能門鎖等智能制造領域。 聚森實業建汽車壓鑄配件項目 云南文山州生態環境局,于11月14日擬對硯山聚森實業有限公司汽車導航配件及智能門鎖配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環評受理審批,并進行公示。建設地位于硯山縣工業園區承接產業加工區 ,建筑面積7800平米,擬在標準化廠房內設置壓鑄、噴涂等相關生產線和配套設施,生產汽車導航配件和智能門鎖壓鑄配件,建成投產后,形成年產145萬套汽車導航配件及70萬套智能門鎖配件。 秦安股份擬建總部及新能源車部件基地 11月12日,重慶秦安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與重慶市西彭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投資協議書,擬總投資15億元,在重慶市西彭工業園區新建“總部基地及美灃秦安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基地”。秦安股份主要產品為動力系統發動機核心零部件及傳動系統關鍵零部件,包括氣缸體、氣缸蓋、曲軸、變速器箱體、變矩器殼體等。 加特可蘇州自動變速器工廠投產 11月8日,全球知名自動變速器生產廠商加特可株式會社在中國設立的第二家生產基地--加特可(蘇州)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在張家港經開區(楊舍鎮)竣工投產。加特可(蘇州)項目于2018年7月簽約落戶張家港,占地面積約9.6萬平米,注冊資金3.98億元,規劃年產能48萬臺,主要生產自動變速器CVT8。 兩個汽車變速器項目落戶重慶永川 重慶日報消息,11月8日在重慶永川區舉行2019年第3次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其中簽約的兩個汽車變速器項目,包括長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混合動力變速器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5億元,規劃占地面積400畝,建設變速器工廠,包含組裝工廠、液壓控制、殼體加工、軸齒加工、研究中心等5大板塊。 浙江中馬傳動股份有限公司建設15萬套汽車變速器生產項目。其中一期規劃建設生產10萬套汽車變速器,占地面積約40畝,預留二期用地約20畝。 采埃孚(越南)底盤工廠開業 來自越南海防消息,采埃孚在越南的底盤工廠正式開業,新工廠位于VinFast汽車和電動摩托車生產綜合區內,為當地一家汽車制造商生產可即時裝配的車橋產品。目前,采埃孚已對該生產基地投資超過2500萬歐元,占地面積約44000平方米。是采埃孚在越南建設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一汽轎車建變速器增能項目 長春市生態環境局,于11月11日擬對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DCT270變速器增能項目環評審批并公示。建設地位于長春汽車經開區一汽集團軸齒中心園區內,利用現有廠房,建設年產6萬臺DCT270殼體,年裝配6萬臺DCT270變速器及軸齒等生產線。項目總投資7124.8萬元。 OPPO(重慶)智能生態科技園投產 11月8日,OPPO(重慶)智能生態科技園(一期)投產儀式,在重慶渝北區臨空前沿科技城舉行。項目計劃投資70億元,占地面積1524畝,總規劃建筑面積133萬平米,分兩期建設,主要生產智能手機終端產業。全面建成后,將建成年產能1億部智能終端生產基地。 前三季度手機產量下降6.4% 工信部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前三季度,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2.2%。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同比下降6.4%,其中智能手機產量同比下降8.4%。 首帆動力新三板募資641萬元 國內媒體報道,首帆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于11月18日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285萬股,募集資金641.25萬元。首帆動力主營業務為發電機組、發動機、智能型動力設備、新能源動力設備及相關部件和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喬治費歇爾GF中國模具中心開業 11月13日,喬治費歇爾成型方案中國模具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開業。據悉,該模具中心于2018年8月開工興建,投資7500萬元人民幣,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引進世界領先的大型鑄造模具制造技術,具有模具設計、模具制造、模具維修等功能,可制造壓鑄模具、鑄造模具、低壓鑄造模具、注塑模具等,未來年產60套大型模具,年產值1.4億元人民幣。 長城汽 車泰州整車項目開工 11月11日,長城汽車泰州整車項目,在泰州港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據悉,今年2月20日,項目簽約落戶泰州,先期投資80億元,主要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哈弗品牌及新能源汽車。項目建成后,將是長城汽車在國內的第八個整車生產基地。 特斯拉(上海)電動車工廠獲生產資質 11月13日,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獲批中國工信部量產許可。工信部于本月13日發布第32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特斯拉被獲準設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企業名稱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企業生產地址位于上海浦東新區。 特斯拉董事長Denholm于上周曾表示,上海工廠已竣工,目前進入試點生產,今年年底將開始正式生產。 前10月我國汽車產量降幅收窄,降10.4% 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數據,2019年10月,汽車產銷量繼續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仍較小。產銷量分別完成229.5萬輛和228.4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3.9%和0.6%,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7%和4%。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4%和9.7%。 其中,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7%和10.1%。摩托車全行業累計產銷1402.1萬輛和1392.3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7.9%和6.9%。 蘇州斯萊克合資設立公司投建鋁殼體項目 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與肥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合肥力翔電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通過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在肥東經濟開發區投資年產3億只鋁制圓柱電池殼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 鋅冶煉企業產能利用率接近飽和 來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消息,根據調研,隨著供給瓶頸逐漸突破,在高利潤模式下鋅冶煉企業加速復產,根據復產進程,當前鋅冶煉廠基本上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峰值,預計四季度鋅錠產量將維持高位。 四季度鋅產量預計維持小幅增長,8月份以后,檢修企業大多恢復生產,此前減產冶煉廠產能利用率逐漸飽和,預計四季度全國產量可上升到50萬噸以上。根據機構統計,9月冶煉廠產能利用率為84%左右,增量主要是興安銅鋅,減量主要是西礦和東嶺以及中金嶺南。 10月全球銅產量上升,因中國治煉活動強勁 外媒消息,針對銅工廠的衛星監測數據,全球精煉銅產量在10月份增長,主要原因是中國冶煉活動強勁。英國Earth-i公司表示,由于北美、南美和亞洲(不包括中國)的冶煉減少,10月下旬的冶煉活動沒有那么強勁。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冶煉活動比其它地區更為活躍,這可能表明,人們開始樂觀地認為,貿易戰可能即將結束。 蕪湖伯特利獲通用汽車鋁壓鑄件訂單 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近期公司與三家通用旗下汽車公司新簽署共26份產品供貨定點合同,共涉及7個平臺項目和12種產品,包括鑄鋁轉向節、鑄鋁控制臂和鑄鋁支架等鋁合金輕量化零部件。依據通用汽車公司產量需求預測,本次簽署的全部供貨車型單年度最高產量近130萬輛,前述合同預計2020年給公司帶來新增收入約4億元。 伯特利主營業務是汽車制動系統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機械制動產品和電控制動產品兩大類。伯特利稱,公司本次與通用汽車公司的持續合作,使得公司鑄鋁輕量化產品同時進入通用汽車公司美國工廠、加拿大工廠和墨西哥工廠。 德科學家研制應用于醫療行業的鎂合金植入物 科技日報報道,德國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由鎂制成的小型植入物和螺釘,具有足夠的機械穩定性,并在人體內的降解程度可控,不會導致人體組織損傷。研究人員艾利·布魯尼克說:“鎂合金植入物不僅具有生物相容性,而且在最初的脆弱愈合階段具有與骨骼相似的機械性能,因此比鈦更合適。” 中國研定面向2035的機器人產業規劃 日前,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處獲悉,中國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近期,在工信部支持下,相關部門已在西南、東北、珠三角、長三角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密集調研。這一機器人發展規劃的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總結“十三五”乃至2010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關鍵的技術環節。當前,全球智能化大潮勢不可擋,而全球機器人平均密度只有0.85%,中國現在是0.97%。業內預計,未來5到10年,機器人的替代率要到30%以上。 根據IFR預測,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達到48.4萬臺,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約為21萬臺。經測算,2019全球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600億美元,我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60億美元。顯而易見,機器人產業正面臨多重機遇,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醞釀中。 廣東拓斯達加碼工業機器人制造項目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將公開增發股份,募集資金6.5億元,用于江蘇拓斯達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人及自動化智能裝備等項目。公告顯示,江蘇拓斯達為拓斯達全資子公司,項目建設地位于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期為2年,項目將結合智能制造產業升級需求、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趨勢,建立智能裝備生產基地。 拓斯達成立于2007年,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軟硬件的研發、制造、方案和應用全產業鏈,產品廣泛運用于3C、新能源、家用電器、汽車零部件制造、5G等領域。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0.89億元,同比增長28.01%;凈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增長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