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鑄周刊》第一期“壓鑄百家講壇”,以“汽車沖壓零部件廠商紛紛‘跨界’投資壓鑄(一體化壓鑄)項目為哪般?”為主題,邀請了理想汽車、維士因、福然德/優尼科的專家或企業負責人。以下為專家經典語錄摘選:
對話嘉賓:顧驍 壓鑄企業雖然了解壓鑄工藝,擁有一些壓鑄機及配套設備。但是,這其中的劣勢卻很明顯:一方面,絕大多數的壓鑄企業對車身件的設計原理和性能要求的了解極少……另一方面,對于典型的大型車身部件(指尺寸大于1.5米以上的薄壁零件),行業內絕大多數的壓鑄供應商其實并沒有配套的設備,也沒有相關的制造和管理經驗…… 車身沖壓件企業雖然不懂壓鑄工藝……大量的沖壓廠對大型車身部件有豐富的開發和制造經驗,他們是主機廠的一級供應商,在車身領域的商務、協同開發、供應鏈管理等方面與主機廠有長期穩定的合作歷史。 我對集成度一般的傳統沖焊車身部件的四個替代趨勢進行了總結:下車身總成一體化壓鑄成型;側圍總成一體化熱沖壓成型;開閉合件一體化注塑成型(以后蓋為主);車頂一體化玻璃。隨著車身部件集成度的不斷提升,……形成具備開發和制造“大型沖焊總成+大型一體化零件”的行業巨頭并立的格局。 由特斯拉引導的一體化壓鑄下車身零件的短期內會有很高的熱度。但我們也要看到,主機廠對車身的經濟性和性能要求是高度敏感的。如果壓鑄件的經濟性和輕量化在后續與沖焊工藝的競爭中依然表現一般,那么主機廠很可能轉頭考慮傳統沖焊工藝。
對話嘉賓:孫晶瑩 在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出現之前,整車廠就已經做了很多一體化、輕量化的工作,如鎂合金一體化壓鑄成型的儀表盤骨架……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是一體化壓鑄的進階發展…… 幾乎所有的新能源車企都在準備應用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這對于沖壓部件供應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不發展這項技術,企業在未來被市場淘汰或者市場份額大幅降低的風險會大大提高。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賽道足夠寬,大型一體化壓鑄能否發揮優勢,站穩腳跟?我認為取決于這項技術內核的發展,而設備的穩定性、模具工藝的合理性、產品成品率高低、性能穩定性等因素則決定了產品成本的高低。在此基礎上,低成本、高質量將會是這項技術發展的驅動力。
對話嘉賓 由于新能源汽車需要增加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相比傳統車,車重要增加5%-25%之間。車重對于新能源尤其是電動汽車更加敏感。新能源汽車通過“輕量化”降低電池成本并提高續駛里程,降低能耗。 不少業內人士對一體壓鑄技術表示看好,認為未來將替代傳統沖壓、焊接工藝。該工藝具有減少車身零件數量、簡化供應鏈環節、降低車重減少電池成本、原材料利用率高、工廠占地面積減少等多個優點,是未來行業發展大趨勢。 經過了18年鋼材行業的深耕,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在材料的研發方面具有短平快優勢,通過試驗解剖分析等手段,逆向研究制造工藝,進行模擬件試制、驗證掌握材料和制造基礎技術。目前,公司已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注冊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安徽優尼科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購置工業地塊,用于投資新能源汽車鋁壓鑄項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