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勒大中華區壓鑄事業部總經理盧敏先生(右)接受本刊主編曾偉立(左)專訪 在全球汽車產業朝著輕量化、電動化迅猛轉型,壓鑄行業穩健前行且競爭愈發白熱化的當下,布勒作為壓鑄行業的領軍企業,其每一個動態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備受業界關注。在2025上海國際壓鑄展上,《壓鑄周刊》記者對布勒大中華區壓鑄事業部總經理盧敏先生進行了專訪。 在本次訪談中,盧敏先生針對布勒超大型壓鑄機訂單情況、技術優勢、市場布局、“一體化壓鑄”發展趨勢、鎂合金材料應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6G通訊等新應用領域探索以及應對歐盟碳關稅策略等核心要點,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剖析與分享。 超大型壓鑄機:訂單突破50套,全球市場各有千秋 在2025上海國際壓鑄展上,盧敏先生現場公布,目前布勒收獲的超大型壓鑄機(6000T以上壓鑄機)訂單已超過50套,客戶群體基本覆蓋了全球OEM主機廠。在全球TOP 10主機廠中,有6家已布局大型一體化壓鑄產線,其中4家更是采購了布勒超大型壓鑄島,像沃爾沃、本田汽車等知名車企,以及漢特曼、喬治費歇爾(GF)、多利等Tier1(一級供應商)都是布勒的客戶。
盧敏先生現場公布: 布勒全球超大型壓鑄機訂單超過50套 據介紹,從市場分布來看,布勒超大型壓鑄機在中國市場和國外市場的訂單比例大致為50%:50%。其中,國外市場的訂單量略多一些。國內市場推廣超大型壓鑄機的時間較早,多數客戶采取逐步采購的方式,一般先購買1臺、2臺進行嘗試;而國外市場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客戶采購時往往更具規模,常常一次性購買4臺、6臺,或者進行復購2臺、4臺。
多利科技引進布勒超大型壓鑄單元 近期,布勒還成功拿下了北美一個大項目,客戶將整個項目交予布勒,由其提供多套整體壓鑄島解決方案。這無疑是對布勒技術實力和市場認可度的有力證明。 一體化壓鑄技術:國外尚處于初期階段,未來在汽車產業普及 對于“一體化壓鑄技術”,盧敏先生認為,不同地區的主機廠態度存在明顯差異。歐洲主機廠相對較為保守,以德國某豪車品牌為例,雖然也在推動相關業務,但進度較為緩慢。大眾汽車采用布勒4400T壓鑄機生產單個集成壓鑄件,并將其稱為大型一體化壓鑄件,然而在國內市場,這種規格并不能被認定為大型一體化壓鑄件。
布勒壓鑄機生產的壓鑄件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上廣泛應用 國內市場與歐美市場在“一體化壓鑄”的投資理念上也大相徑庭。在國內,超大型壓鑄機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EV)領域;而歐美汽車品牌原本計劃的2030年或2035年全電動化計劃,如今大多有所放棄或減緩,日系汽車品牌也未放棄混動汽車和氫能汽車的發展。因此,在國外市場,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不僅應用于電動車,在傳統燃油車、混動汽車以及氫能汽車上也會有廣泛應用。
盧敏先生表示,新能源汽車除了電動汽車,還有混動、氫能汽車。2030年 的“雙碳”目標是全球的大趨勢。對于歐美市場而言,燃油汽車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或會推廣采用新燃料的汽車。他們會綜合考慮哪類汽車對碳排放更友好、成本相對更低,從而做出更為周全的選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歐美市場在“一體化壓鑄技術”應用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與國內市場存在著不同的情況和發展方向。在此之前,歐美國家和中國一樣,“一體化壓鑄技術”主要應用于電動車。 目前,“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海外推廣仍處于前期階段,距離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已有亞洲的汽車廠計劃基于高端燃油車車型,采用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及其結構件。盧敏先生認為,如果未來“一體化壓鑄技術”在電動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以及傳統燃油汽車上得到普及,其發展路徑和脈絡可能會與10年前布局汽車結構件時相似,即先在高端汽車車型上應用,然后逐步普及到中低端汽車。就像鋁合金一體式壓鑄減震塔,15年前它還是壓鑄技術和結構件的天花板,如今已成為普通產品,在各類汽車上廣泛應用。這將有利于加速“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應用推廣。 盧敏先生認為,不同的人對“一體化壓鑄技術”的認同、認知以及對趨勢和壓鑄件集成程度的看法各不相同,這與大家對車型設計的考量,尤其是成本方面的因素密切相關。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在成本或經濟性方面肯定存在一些缺陷,但適合的汽車零部件采用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集成)這一趨勢,已經被車企廣泛接受和認可。從技術角度看,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夠拓展我們的思維,我們需要看得更遠、更寬,這對行業的未來發展更為有利。 訂單成績背后:技術沉淀與市場先行的雙重驅動 當被問及布勒在全球市場取得50多套超大型壓鑄島訂單成績的主要原因時,盧敏先生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這得益于布勒在壓鑄機技術方面的深厚沉淀和多年一貫的積累,以及布勒壓鑄機的綜合性價比和布勒企業實力與品牌力。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開發新機型、探索未知技術或未知機型時,只有走得穩,才能走得遠,避免走回頭路。相對而言,布勒在發展速度上可能會相對慢一點,但后續會走得非常穩健,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向前邁進。
另一方面,布勒中國團隊前期在“超大型壓鑄機”方面的研發和實踐為布勒的全球市場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布勒超大型壓鑄機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比國外早一年多到兩年,布勒中國團隊在早期超大型壓鑄機的研發和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成功經驗為布勒歐洲團隊和美洲團隊在當地市場的爆發奠定了堅實基礎,做了很好的鋪墊,避免了他們走彎路。這些成功的方案能夠立馬運用到國外的主機廠項目上,中國的技術方案國外團隊也可以直接借鑒使用,從而加速了布勒在全球市場的布局和訂單獲取。 鎂合金領域:早有布局,靈活切換生產 近年來,鎂合金憑借更好的輕量化、不斷下探的價格和中國龐大的資源儲備引發全行業關注。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鎂合金壓鑄件呈現從3C件、汽車內飾件向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車身結構件發展,以及體積由小變大的趨勢。在2025上海國際壓鑄展上,盧敏先生現場宣布,布勒Carat 920(9200T超大型壓鑄機)將用于鎂合金一體化后地板的生產。
布勒Carat兩板壓鑄機憑借強勁的動態壓射力、高效響應的剎車、先進的閉環實時控制、獨特的兩模板技術以及高度集成的SmartVac真空方案,完美匹配鎂合金壓鑄壓射速度快、高速控制穩和真空要求高的需求。 盧敏先生介紹說,布勒的壓鑄機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多材料壓鑄的需求,能夠滿足鋁、鎂、鋅等有色金屬零部件的壓鑄生產,甚至包括一些稀有金屬,如銅(包括純銅、銅合金)。布勒在銅壓鑄方面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例如銅轉子的成品率非常高。 布勒在壓鑄機生產鎂合金產品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壓鑄機甚至可以做到在一臺壓鑄機的左右兩邊同時放置一臺鋁合金爐和一臺鎂合金爐,以應對小批量多品種的鋁合金鑄件、鎂合金鑄件的生產需求。只需更換模具和熔爐,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生產切換,這種靈活性為客戶的生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新應用領域:產業化尚需時日,6G通訊前景廣闊 對于人形機器人、無人機及低空經濟這些壓鑄行業熱議的話題,盧敏先生表示,布勒已經將這些應用領域納入接下來的新項目或新發展方向。然而,這些領域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還需要過兩年才能看到明顯的成效。
壓鑄行業新應用領域: 6G通訊、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
目前,除了機器人和低空經濟領域,6G通訊領域也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盧敏先生認為下一個風口6G通訊的機會比較大,其發展可能比機器人和低空經濟還要快一步。因為6G通訊對壓鑄件的需求量更大,像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企業已經完成了對6G通信產品的研發,它們的一些供應商已經開始量產相關壓鑄件。 歐盟碳關稅:影響深遠,布勒積極應對 2026年1月1日,歐盟將開始正式征收碳關稅。盧敏先生介紹說,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對進口至歐盟的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和氫等碳密集型產品,依據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征收碳關稅。目前壓鑄行業和壓鑄件產品暫未納入征稅范圍。不過,從長期來看,向下游延伸只是時間問題。
布勒在本屆上海國際壓鑄展現場發布了基于Carat 610壓鑄島實測的碳排放報告:在ISO 14067認證體系下,采用布勒壓鑄工藝生產后地板的碳排放較傳統沖壓 - 焊接工藝下降35%。報告同時從原材料溯源、工藝優化到綠電替代等方面,給出了可量化的下一步減碳路徑,為國內企業提前應對碳關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落地方案。
從排放結構來看,鋁錠碳排強度常年維持在40%左右,能耗占比高達60 - 70%。一旦征稅,出口產品須接受碳足跡審查,若數據不達標,競爭力將瞬間下滑。布勒已將碳排放指標納入月度考核,并聯動全球工廠統一設定減排路徑。盧敏先生認為,行業若要守住出口份額,唯有提前布局,從原料溯源、工藝優化到能源結構升級,每一步都要把碳成本算進賬本。碳關稅不是終點,而是壓鑄業邁向綠色制造的起點,布勒將積極引領行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 通過這次專訪,我們深入了解了布勒在壓鑄行業的領先地位、發展戰略以及對行業未來趨勢的洞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布勒憑借其技術優勢、市場布局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正穩步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也為整個壓鑄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