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朗賢輕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揚 一切設計,應為未來設計。 在汽車金屬成型領域,工程師們能觸摸到的未來就是輕量化。但在中國,只有少數企業為此做專一的投入,無錫朗賢輕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賢”)是其中一家。 “朗賢”,取自王羲之《蘭亭序》,有“天朗氣清,群賢畢至”之意。朗賢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第一家以熱成形、液壓成形、鋁鎂壓鑄等汽車輕量化模具及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其創始人兼總經理陳揚博士一直專注于研究汽車輕量化金屬成型領域,先后以申請人和發明人身份申請了110 項專利。 在發展已有50年以上的壓鑄行業,陳揚不希望朗賢還走老路,“我們從輕量化角度進入壓鑄行業,我們所有的需求都是輕量化需求。”成立以來,朗賢專注輕量化技術,并迅速構建從產品設計到研發、量產縱向一體化運營模式,營收已連續5年翻番,客戶覆蓋吉利汽車、上海通用、奔馳、寶馬等品牌。
汽車鎂合金儀表盤骨架與新能源汽車電池箱
減震塔與5G基站濾波器 從頂層設計布局輕量化 輕量化是汽車工業永恒的主題。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如今,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的投入比傳統燃油汽車更快速、力度也更大。“因為新能源汽車本身電池很重,影響到續航里程,減重成為了剛性需求。”陳揚博士介紹說,目前新能源車對零部件產品減重上基本不會低于30元/公斤的預算,即產品減重1公斤,廠家愿意多付30元。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或是傳統燃油汽車,減輕汽車重量的方式無外乎開發輕質新材料、優化產品結構及提升制造工藝,朗賢的核心正在于后者——以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和開發能力,嚴控制造工藝,實現產品輕量化。 從產品的源頭開始,朗賢根據客戶需求(減重、鋼性、碰撞后的質量等)設計產品,自主開發模具,而且始終把模具制造拽在自己手里,不向外采購,閉環管理。 “我們是做模具起家的,模具開發是我們的優勢。”陳揚表示,現在朗賢模具團隊有200多人,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世界500強跨國大型企業,有著長期模具研究開發及制造的經驗,目前朗賢模具業務產能已達3億元以上,規模位于國內行業前列。 更重要的是,朗賢設計及自制生產線,開發高真空壓鑄技術,并與設備商(伊之密)聯合開發核心部件,在工藝上實現減重效果。 “從產品設計、模具開發到制造,我們從頂層設計去布局,將關鍵環節掌控在手。”陳揚如是說。如此,朗賢可以自主地優化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目前,在該運營模式下,朗賢已完成了儀表盤骨架、減震塔、車載、提升門、新能源汽車電池箱等多個大型結構件輕量化項目。 減重50%,專注大型壓鑄結構件輕量化 大型結構件,像電池箱這樣投影面積大,或是儀表盤骨架尺寸大的框架式結構,一般需要大噸位設備滿足生產需求,以及為保證產品強度和韌性,需要突破高真空壓鑄、模具密封、溫度場控制等技術。 在朗賢的輕量化技術方案里,他選擇了高真空壓鑄技術和伊之密重型壓鑄機,“我們和伊之密保持戰略合作,一起促成高真空壓鑄的實現,而且伊之密重型壓鑄機在提高生產效率及穩定性上做得比較出色。”陳揚說道。自2017年期,朗賢陸續采購了伊之密H系列4000噸、2500噸等重型壓鑄機及自動化方案,如今已穩定生產了多個大型鋁鎂合金壓鑄結構件。
伊之密H系列4000T壓鑄島在朗賢車間穩定生產 作為國內鋁鎂高真空壓鑄領域少數真正掌握核心原創技術的公司,朗賢鋁鎂合金壓鑄產品可基本實現50%減重(對比傳統鋼材),而且產品項目不局限在汽車領域,近年來,朗賢涉足航空航天、通訊等領域的發展,豐富大型化壓鑄應用,如新開發的長度近1米、且壁厚較薄的5G濾波器殼體和散熱器殼體,目前已在伊之密H系列4000噸重型壓鑄島完成調試,準備投入量產。 發展至今,朗賢高真空鋁鎂壓鑄結構件也已成為多家主流主機廠的主力供應商。談及未來的規劃,陳揚表示,朗賢將繼續擴大規模效應,并持續專注輕量化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