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大連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建儒 “在熱浪滾滾的沙漠你看不見它,在繁華的都市你看不見它,全球頭部汽車品牌都裝有它,它們都來自大連亞明”。 大連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連亞明)是一家集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開發和生產、壓鑄模具設計與制造、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目前,大連亞明主要產品電驅(含多合一電驅和減速器)和電控(主要是逆變器和充電器殼體)等鋁合金壓鑄件,年產壓鑄模具200套,輕量化鋁合金壓鑄件600萬件左右。更引人注目的是,大連亞明主要客戶包括豐田、奔馳、大眾、福特、通用、電裝、松下等全球頂級整車或者零部件企業。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6年前命懸一線虧損的老牌壓鑄企業,如今成為智能制造新模式的示范工廠,5G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引領行業提質增效。成為世界一流的壓鑄企業。這是多么輝煌的一條自主發展之路! 大連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建儒帶領公司揭榜掛帥,承攬國家級省市級科研項目,致力于汽車壓鑄模具、壓鑄工藝和壓鑄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多項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曾榮獲我國“工程技術事業”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5月20日,大連亞明榮獲電裝全球信賴獎。
“絕無僅有”新質生產力和數字轉型 作為新質生產力和數字轉型的勇者,在前行的路上,堅定不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大連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建儒堅信,以質量為先,企業才能迅猛發展,邁向卓越,他提出為客戶提高質量降成本,他們做出了多個“絕無僅有”: ----檢測精準,人工智能顯身手。在產品檢測方面,過去檢測壓鑄件靠人工判斷,缺乏準確性,如今在5G網絡的覆蓋下,AGV機器人自如穿行在車間內,噴涂、取件、裝箱,規范地完成了一系列精準動作。采用云計算、人工智能3D檢測,達到壓鑄件檢測快捷精準。 ----技術突破,獲百余項專利。大連亞明與華為合作,華為為他們提供研發費用。國內外知名的汽車主機廠,從一開始合作,就提供5%的研發資金。他們主動與高校合作圍繞核心技術開展“揭榜掛帥”科技攻關。保證技術領先。壓鑄件高溫切焊,用在新能源材料,有比較高的融點,壓鑄有氣孔問題,他們采取各種措施,在鋁合金鑄件關鍵壓鑄工藝的研發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突破了傳統壓鑄件不能熱處理和焊接的技術瓶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氣孔壓鑄成套技術。把汽車底盤壓鑄件壓鑄出來,為客戶降低了成本。 ----突破性研究,幾百年不能做的變為現實。國外一家知名汽車廠熱泵系統一個壓鑄件5公斤,大連亞明為其減壓到1.1公斤,續航里程多跑20%,可在冬季450兆的超低溫啟動。國外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廠,支架由原來的鍛造變為壓鑄。降低成本30%,幾百年不能做的事,如今變為現實。這是汽車界一個驚奇和驚喜。
理想照進現實 方建儒說,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時代,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新質生產力,作為面向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的先進生產力,正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數字化轉型意味著傳統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其中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賦能技術革命性突破,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發展,實現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同時,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數據、算法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地位日益凸顯,它們與傳統的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相結合,形成了新的生產力組合,促進了傳統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結合。 傳統產業可以利用新質生產力的優勢,開展創新研發和市場拓展,實現產業的協同發展,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未來產業的發展需要新質生產力的持續引領與支撐。通過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政策支持等措施,我們可以進一步發揮新質生產力在未來產業中的引領作用,推動未來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因此,數字化轉型與新質生產力的交融共生,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優化了資源配置,更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大連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佼佼者。 締造傳奇初心不改 給汽車界的驚奇和驚喜,這不是豪言,而是大連亞明過去6年的真實寫照。2018年,當方建儒來到大連亞明時,他接手的是一個傳統與現代并存、技術基礎雄厚、生產規模突出、客戶資源優質,但是管理水平跟不上、人力資源基礎薄弱、生產效率低下、經營成本過高、經濟指標持續虧損的老牌壓鑄企業。 實際上,從大學本科開始,方建儒就一直從事鑄造專業。來到大連亞明之前,他曾在中國一汽鑄造做過副總師,在溫莎大學做過助教,在吉林大學做過教授和博導,始終不曾離開自己熱愛的鑄造行業。他要把理論變為現實。
正是秉持著這份初心,面對壓鑄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方建儒選擇了創業之路。為此,他辭去了國企鐵飯碗,放棄了高校優渥的待遇,選擇到大連亞明創業,為夢想而拼搏。 方建儒蘊含深重,富有韜略卻笑口常開,對事業與前途充滿自信,新征程已開啟,大連亞明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全公司有博士2人,碩士9人,有一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個省級技術中心,一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一個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一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一個市級工業設計中心, 4個創新工作室,有17項發明專利,75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軟件著作權,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及持續研發能力。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創新融合,我國壓鑄模具及壓鑄行業也在向著智能化、無人化、數字化的智能制造方向發展。方建儒,積極推動企業智能制造發展,建設 “智能制造無人工廠”。 這是珍重的承諾,也是堅定的信心。 “絕無僅有”必將續寫新的篇章! 來源:中國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