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僅中國制造車型可以達到近100%的本地化生產率,或許還可以見證完全由中國團隊獨立設計并生產制造的車型行駛在中國公路上。”這意味著特斯拉車型未來將實現100%國產化,整體成本也將大幅降低,旗下的Model 3、Y售價將繼續下調。 除本土化降低成本外,特斯拉未來還將實施降低成本的“五步計劃”,即電池設計、電池工廠建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車輛集成五大部分。通過削減電池成本,為每輛特斯拉車型降低69%的支出。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10月份交付新車13725輛,相比上個月52153輛的成績下滑74%。 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上,特斯拉的成績有目共睹。據悉,充電網絡方面,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國開通超過1000家超級充電站、7600多個超級充電樁、700多家目的地充電站,全面覆蓋360多座城市。門店布局方面,特斯拉以190多家特斯拉中心和體驗店、110多家服務中心、12家直營鈑噴中心、60多家交付中心,組建起覆蓋超過58座城市的龐大且完善的服務網絡。 此外,特斯拉上海研發創新中心是首個設立在海外的研發中心。上海研發創新中心以整車開發為基礎,包括軟件、硬件、電子、材料、動力及能源工程團隊,不但專注于特斯拉在華軟硬件、流程和技術的開發工作,同時承擔中國市場的應用適配和標準測試,并參與全球AI機器學習的相關研發工作。未來將發展為與美國研發中心同等規模的綜合型研發中心。 陶琳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實現從導入期向成長期轉變,市場驅動力也已從政策驅動逐漸轉為市場驅動。從長遠來看,技術研發迭代、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性政策和相關監管的協調共生,將會推動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跨越式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