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地區,作為中國壓鑄產業的核心集聚區,已然構建起全國第二大壓鑄產業集群,匯聚了超過5300家壓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壓鑄產業正加速邁向一體化與智能化發展的新征程。 為推動壓鑄行業創新發展,深入探討前沿趨勢與關鍵議題,2025年8月29日下午,一場聚焦行業變革的研討會在深圳市寶安區會展灣盛大舉行。此次研討會由香港鑄造業總會攜手香港訊通展覽公司共同舉辦,主題為“破局與領航:壓鑄行業在AI與貿易新形勢下的變革之路”。
活動現場,香港鑄造業總會會長梁詩雅女士、執行秘書長張沛女士,香港訊通展覽公司梁天富董事長,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博士后、宏觀經濟研究專家徐曉迪教授,中鑄科技COO劉志國,《壓鑄周刊》主編曾偉立等,以及壓鑄行業上下游企業代表等近120名領導與嘉賓出席本次研討會。張沛女士擔綱本次研討會主持。 凝聚共識,共啟新程
香港鑄造業總會會長梁詩雅女士致辭 研討會伊始,香港鑄造業總會會長梁詩雅女士率先致辭。她代表香港鑄造業總會,對參會的企業家代表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梁詩雅女士指出,當前壓鑄行業作為制造業的基石,在粵港澳大灣區正加速朝著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然而,行業也面臨著全球產業變革、國際貿易形勢復雜以及AI技術滲透帶來的諸多機遇與挑戰。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探討“如何搶占技術先機、找準貿易定位、把握政策方向”,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各方分享洞察、凝聚共識,為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她表示,希望推動華南壓鑄產業把握機遇,實現更大發展,并預祝研討會圓滿成功,參會者都能有所收獲。
香港訊通展覽公司梁天富董事長致辭 隨后,梁天富董事長代表DMP大灣區工博會暨深圳鑄業展主辦方,對出席沙龍研討會的嘉賓表示歡迎與感謝。他強調,在世界經濟格局變革、AI技術迅猛發展以及貿易新形勢的大背景下,壓鑄行業必須積極擁抱數字化與智能化,才能實現破局發展。梁天富董事長提到,深圳鑄業展13年來始終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行業平臺。本次非展期研討會聚焦世界經濟格局戰略前瞻、信息技術突破與展會賦能三大話題,期望嘉賓們能夠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壓鑄行業的創新升級路徑,推動華南壓鑄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并預?;顒訄A滿成功、嘉賓滿載而歸。
張沛女士擔綱本次研討會主持 洞察趨勢,指引方向 徐曉迪教授:世界大變局與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戰略關鍵 致辭結束后,研討會正式進入報告環節。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博士后、宏觀經濟研究專家徐曉迪教授首先以“世界大變局與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戰略關鍵”為題,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報告。 徐曉迪教授圍繞地緣政治、美國制造業與中美博弈、科技革命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自2016年起,美國大選的關鍵聚焦在7個搖擺州,這些州均為制造業重鎮。特朗普在2016年抓住這些州制造業外流的問題,以“將制造業搬回”為口號贏得大選,試圖推動逆全球化進程。然而,由于全球化“成本優勢”的邏輯,制造業回流困難重重,奧巴馬、特朗普時期的多項嘗試均遭遇阻礙,例如蘋果公司因成本、股價等因素拒絕了將生產搬回美國的提議。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博士后、宏觀經濟研究專家徐曉迪教授作報告
主辦方為徐曉迪教授頒發感謝牌 在中美制造業對比方面,中國制造業在貿易戰中逆勢增長。到2025年“中國制造2025”收官之際,中國在10大核心領域中有4個位居世界第一,5個進入世界決賽圈,占全球制造業的比重超過1/3,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總和,未來這一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這也引發了西方的擔憂。 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憑借武器“管夠”撐住了局面,而美國因去制造業導致武器生產能力不足、庫存告急,這凸顯了制造業對戰爭勝負及國家實力的關鍵作用。目前,美國在鋼鐵、造船等產業能力遠遜于中國。 中美博弈的焦點在于,特朗普政府通過高稅、要求投資等方式推動制造業回流,重點針對半導體、鋼鐵、稀土、造船等與戰爭和科技相關的領域。中美在芯片(中國補短板)、稀土(美國補短板)等領域互相“卡脖子”,博弈十分激烈。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是第四場工業革命的核心,具身機器人、無人駕駛、低空飛行器等領域將成為變革的重點,中美是主要競爭者。徐曉迪教授認為,大灣區在AI領域具有優勢,未來10年中美或通過臺海問題(潛在引爆點)或科技革命決出勝負。他建議企業目前觀望中美貿易談判,同時積極擁抱AI。 劉志國先生:AI時代的壓鑄行業,破解行業痛點路徑 中鑄科技COO劉志國先生以“AI時代的壓鑄行業,破解行業痛點路徑”為題,聚焦AI在多領域尤其是壓鑄行業的應用,為參會者帶來了新的思路。 劉志國先生回顧了AI的發展歷程,2022年底ChatGPT的出現推動了AI走向消費級,2023年國內企業紛紛跟進,2024年進入多模態階段,2025年低功耗大模型出現且國家高度重視,AI已成為中美博弈的關鍵領域。
中鑄科技COO劉志國先生作報告
主辦方為劉志國先生頒發感謝牌 在核心應用場景方面,AI在個人層面覆蓋了內容校對、圖片處理等降本增效的場景;在企業(壓鑄行業)層面,能夠賦能跨語言溝通、營銷客服、生產全流程(從原材料研發到檢測),還提及了中鑄AI等行業工具。 劉志國先生提出了AI時代的12個認知段位,建議個人和企業高頻、全場景地使用AI。他展望了壓鑄行業AI自動設計、工廠大腦等潛在場景,指出AI改造傳統領域以及新物種帶來的新訂單機會,強調企業應盡早使用AI搶占生態位。 汪楠先生:從展位到商機:展商如何借力DMP平臺生態打造壓鑄行業影響力 DMP工博會市場部經理汪楠先生圍繞線下展會(聚焦壓鑄行業)的價值與參展策略,以“從展位到商機:展商如何借力DMP平臺生態打造壓鑄行業影響力”為題作了報告。 汪楠先生明確了線下展會對中小型企業的核心價值,指出在現階段,中小型企業需要更積極地參展。線下展會具有三大不可替代性:一是現場沉浸式體驗,參展者可以觸摸產品、觀察合作方的微表情;二是行業集群效應,展會匯聚了材料商、設備商、客戶、專家等,如DMP展會曾有1900 +展商、14萬人流;三是建立信任度的機會,面對面溝通更容易建立信任,遠超線上社交。
DMP工博會市場部經理汪楠先生作報告 他總結了參展效果不佳的六點關鍵原因,包括目標模糊、展示方式傳統缺乏互動、前期預熱不足、團隊準備不充分(如未培訓兼職人員)、展后跟進不及時分類、無效果衡量標準。針對這些問題,汪楠先生從展前、展中、展后三個階段給出了優化策略。展前需明確宣傳目標、整合主辦方資源、設計展臺體驗、培訓團隊、主動邀約;展中要主動出擊介紹價值、用AI設計互動活動、利用展期主題活動、每日復盤數據;展后需分類跟進客戶、多渠道觸達、量化評估效果以指導后續決策。 此外,汪楠先生還推薦了11月5 - 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深圳鑄業展,并介紹了其2025年的服務,包括聯合CCTV、中鑄科技、《壓鑄周刊》等多平臺宣傳,提供線上展廳、工廠對接活動、主題論壇,還與探跡科技合作精準匹配買家。 此次研討會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通過各位嘉賓的精彩致辭和報告,參會者對壓鑄行業在AI與貿易新形勢下的變革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華南壓鑄產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