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馬斯克在特斯拉柏林工廠揭開一體化壓鑄技術的神秘面紗時,這場始于制造端的革命已悄然改寫了整個汽車產業的競爭規則。 作為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標志型企業——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圖科技”)屢創行業“第一”,從開發2000噸鎂合金壓鑄設備,到引進3500噸大型壓鑄設備,再到聯合研發并裝備全球最大噸位12000噸和16000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其每一次突破都意味著行業邊界的拓展。
助力新能源汽車輕量化 壓鑄(高壓鑄造),是將熔融金屬在高速高壓下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在高壓下凝固后獲取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藝,其具備復雜形狀一次成型能力、極短的生產節拍、近凈成型的特性,是工業規模生產的主流制造工藝。其中,一體化壓鑄技術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新能源汽車若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輕量化是關鍵一環。 鴻圖科技是一家集汽車零部件同步設計、鋁合金精密壓鑄成型、模具設計與制造、機加工、集成裝配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不僅是國內首家在證券市場上市的鋁合金精密壓鑄龍頭企業,也是行業首家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平臺的企業。 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夠將眾多零部件整合為一體,大幅減少零部件數量以及裝配工序,從而顯著降低車身重量,有效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與操控性能,滿足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高效、便捷出行的期望。同時,在生產制造環節,該技術可以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助力企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搶占先機。 鴻圖科技深知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潛力與價值,自投身該領域以來,便開啟了艱苦的技術攻關之旅。 2022年1月,公司成功下線6800T壓鑄單元大型一體化車身結構件,成為國內首家掌握超大型一體化鋁合金壓鑄生產技術的企業。僅僅8個月后,鴻圖科技與力勁集團聯合發布12000T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為超大型一體化壓鑄產品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圖|12000T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 這些高端設備的問世,攻克了長期以來我國在大型壓鑄裝備領域受制于國外技術的困境,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在材料方面,鴻圖科技針對大型一體化壓鑄材料的特殊需求,在高真空壓鑄Al-Si-Mg系合金材料基礎上,研究回收鋁合金材料與純鋁鑄錠配比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不同Fe含量,Fe相、氧化物夾雜在鋁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對材料力學性能和壓鑄性能的影響,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化先進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并開發系統的鋁合金材料連接技術方案。 在壓鑄工藝方面,鴻圖科技設計出模具型腔、壓室、模架的多通道抽真空與一種真空閥與排氣板并聯的壓鑄模具抽真空結構,開發出多通道高速并聯實時控制抽真空技術與液壓驅動真空閥裝置;研究真空壓鑄工藝參數對壓鑄組織和缺陷特征及鑄件性能的影響,開發出一種新型全過程排氣真空壓鑄系統,實現慢壓射與快壓射可靠轉換,滿足鋁合金真空壓鑄成型的要求,獲得卷氣量少、性能優越的鋁合金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結構件。 制造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鴻圖科技依托先進數字化智能制造技術和精益化生產體系,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精細化管理,不僅保障產品的高質量穩定交付,而且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依托‘鴻圖優勢’,公司已建立一體化壓鑄技術系統解決方案,成功研發量產一體化后地板、一體化前機艙、一體化電池托盤等大型一體化壓鑄產品。” 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壓鑄(本部)副總經理萬里表示,“這些技術有效推動鴻圖科技壓鑄產品從中低端產品向大型、復雜、高附加值汽車零部件升級,并優化產業結構,提升鴻圖科技壓鑄產業的競爭力,且提高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程度和民族品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汽車產業節能降耗減排,社會效益顯著。”
構建自主技術體系 通過將汽車上多個單獨的零件高度集成后,采用大噸位壓鑄裝備一次壓鑄成型,鴻圖科技在整車輕量化效果、制造效率和成本上相比傳統方式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據萬里介紹,鴻圖科技近年來持續保持高位研發投入,研發重點聚焦三大方向:一是面向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需求,開展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研發,圍繞設計、材料、工藝、模具、裝備等技術領域開展相關研究;二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需求,開展塑電一體化技術研發,圍繞先進注塑工藝、表面處理技術、光電集成、智能技術等領域開展相關研究;三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開展智能制造技術研發,圍繞數字孿生技術、AI應用、綠色低碳技術等領域開展相關研究。 為確保技術創新的連續性和實用性,鴻圖科技堅持“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制一代”的三段技術布局策略。 公司明確工程實際問題導向,將80%的研發資源聚焦于解決當前生產瓶頸。通過這種方式,公司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公司建立了嚴格的技術成熟度評估體系,對研發項目進行生產應用可行性分析,有效規避產業化風險。這使得公司的研發成果能夠更加順利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公司采用“小步快跑”的迭代開發模式,通過數字化仿真平臺完成前期驗證,大幅縮短了技術轉化周期。這種高效開發模式讓公司能夠更快推出新產品,搶占市場先機。 “公司以創新驅動戰略為引領,不斷通過‘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轉化’三級創新鏈來培育新質生產力。” 萬里表示,在基礎層,與國內外頭部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聚焦基礎共性問題進行攻關;在應用層,依托公司工程技術團隊,聯合產業鏈頭部企業,加速應用技術開發;在產業層,通過與整車廠客戶緊密的同步工程,實現技術應用轉化。同時,公司基于在汽車壓鑄和內外飾領域的技術積淀,構建涵蓋輕量化設計、精密成型、表面處理及光電集成等核心技術平臺,并具備成熟的規模化生產與精益制造能力。 “這些技術優勢可有效遷移至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及商業航天等新興領域,為其關鍵部件的量產化提供技術支撐。通過持續拓展技術平臺的應用邊界,公司正積極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業務機遇,培育新的增長曲線。” “公司還構建了特色的‘一院統籌、四中心支撐、多平臺協同’技術創新體系,為創新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萬里介紹道。 鴻圖科技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在關鍵技術領域,公司與高校進行協同攻關,共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同時,公司聯合產業鏈頭部企業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共同突破行業共性技術瓶頸,推動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應用推廣。通過這些合作,公司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也為行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雙輪”驅動促發展 當前,鴻圖科技提出了向實現營收“超百億”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目標邁進。 “公司在實現‘超百億’營收目標的進程中,面臨的核心挑戰已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萬里表示,“真正的考驗在于如何在當前行業深度‘內卷’的環境下,確保利潤與營收同步增長,為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贏得空間和時間。”為此,鴻圖科技將從多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 聚焦關鍵領域,打造技術優勢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關鍵技術領域,打造技術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技術溢價能力。 二 數字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 在精益生產方面,鴻圖科技通過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建立數據驅動的生產決策系統,持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降低制造成本。 三 構建技術聯盟,提升協同效率 在供應鏈管理上,鴻圖科技構建供應鏈技術聯盟,為客戶提供全鏈條技術支撐,不斷提升供應鏈韌性和協同效率。 四 深化戰略合作,實現深度協同 在客戶合作方面,鴻圖科技深化與頭部客戶的戰略合作,建立聯合創新中心,實現從產品設計到量產的深度協同,提升客戶黏性。 五 建立研發制造基地,對沖市場風險 在海外布局方面,鴻圖科技將加快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和制造基地,對沖單一市場風險。 六 依托技術優勢,培育新增長點 在第二賽道拓展上,鴻圖科技依托技術平臺優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領域延伸,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鴻圖科技通過構建“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模式,持續提升客戶黏性。 萬里介紹,在技術層面,公司構建了從概念設計到產品量產的全流程同步工程能力,為客戶提供涵蓋設計、材料、工藝、工裝、裝備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深度嵌入客戶產品/技術開發路線,強化對客戶技術需求的理解和有效對接,提升定制化技術服務的精準度。在服務方面,公司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快速響應機制,組建跨職能服務團隊,通過標準化流程與數字化工具的有機結合,大幅降低溝通成本,確保技術問題快速響應和閉環實現。 這種“技術引領+服務保障”的雙重優勢,形成了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客戶基礎。 與此同時,鴻圖科技以前沿技術創新開拓市場空間,以市場需求指導研發方向,形成良性循環。萬里表示,“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是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 公司通過母公司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以下簡稱“粵科”)的金融賦能,既保障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又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這種“技術+市場+資本”的協同機制,有利于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例如,公司在研發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零部件時,得到粵科的資金支持。通過資金投入,公司能夠加快研發進度,提高研發效率。同時,粵科還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渠道,幫助公司將研發成果快速推向市場,實現了創新成果的產業化。 此外,鴻圖科技通過建設壓鑄產業園,助力區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深度融入廣東省汽車制造業生態圈。 園區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產業社區,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與周邊整車企業形成緊密協同關系,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配套。 該園區導入智能化生產系統和環保工藝技術,建立聯合創新平臺和標準化體系,促進區域產業鏈協同升級。同時,園區還吸引優質配套資源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優化整體運營效率,提升區域產業協同水平。這一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既強化了鴻圖科技在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作用,又實現了企業發展與區域產業生態建設的互促共進,推動制造業向更高質量階段發展。
鑄就綠色發展新典范 在壓鑄行業這片競爭激烈的“江湖”中,鴻圖科技宛如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憑借著對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理念的深度踐行,在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披荊斬棘。 在國家“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鴻圖科技以科技創新為利刃,在全鏈條減碳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猛進。 鋁液直供模式,這一在國內壓鑄行業首開先河的創新舉措,便是鴻圖科技減碳征程中的一大“法寶”。傳統壓鑄企業多采用鋁錠二次重熔的方式,不僅能耗巨大,還會產生不少污染物。而鴻圖科技大膽采用鋁液直供模式,直接從供應商處獲取高溫鋁液,避免鋁錠二次重熔的繁瑣過程。這一改變讓能耗大幅降低85%,既節省成本,又為環保作出巨大貢獻。 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是鴻圖科技在減碳道路上的又一“秘密武器”。在傳統的壓鑄件生產中,熱處理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但該環節能耗高且容易產生變形等問題。鴻圖科技科研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探索,成功研發出高性能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使用這種材料后,熱處理環節被取消,壓鑄件生產能耗降低15%以上,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 與此同時,鴻圖科技深知,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公司緊密圍繞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化技術創新。 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科研團隊不斷挑戰自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在產品迭代升級方面,公司緊跟市場步伐,不斷推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在研發體系優化及標準化建設方面,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研發管理體系,提高研發效率和質量。 公司還主導和參與省級以上重大研發項目8項,修訂標準40項,承擔省部級以上科技攻關項目20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22項。這些榮譽的背后,是鴻圖科技科研人員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 在產業鏈協同上,鴻圖科技首創零距離交付的“‘廠中廠’技術+商務”模式,與整車廠商共建一體化壓鑄燈塔工廠。這一模式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鴻圖科技與整車廠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雙方在技術研發、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這種模式,帶動周邊產業集群產值突破百億,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而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要有強大的業務能力,還要有完善的治理體系。鴻圖科技啟動建設財務共享系統及合規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工作,通過“系統+認證”雙輪驅動,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和風險防控能力。 財務共享系統就像一個智能的“財務管家”,將公司各個部門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和分析。通過這個系統,公司可以實時掌握財務狀況,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財務共享系統還可以規范財務流程,減少人為錯誤和舞弊行為的發生。 合規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工作則是鴻圖科技構建風險防控“免疫系統”的重要舉措。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對自身的合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梳理和優化。經過不懈努力,合規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已于2025年3月獲認證通過,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面向未來,萬里表示,公司將持續發揮引領作用,在技術創新示范方面,建設廣州一體化壓鑄燈塔工廠,打造智能化制造標桿;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深化AI、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構建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系統;在綠色發展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廣低碳綠色技術和材料。通過“標準-技術-模式”的多維引領,公司將持續帶動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來源 :中國工業報 左宗鑫 |